四川鞋业新腾飞 产值过千亿
从下订单到建工厂,再到产业整体转移,我国东部鞋业企业大规模向西部地区转移的浪潮即将登陆成都,而在刚刚闭幕的2008年中国女鞋之都国际采购节上,欧美采购巨头集体来蓉、意大利名鞋馆的永久落户,都强烈地表达着国际鞋业“东移”成都的愿望。
在国际国内鞋业转移的趋势中,四川鞋业也清醒地看到,鞋业产业的转移,不单单是高耗能、粗放型、生产类的转移,更多的还有品牌开发、国际贸易、生产配套等一系列产业价值链高端市场的转移。如何实现四川鞋业产业新一轮发展和升级、打造鞋业产业集群,实现承接产业转移各种载体的完善?作为四川鞋业的代表,成都市按照“统筹发展、错位竞争”的思路,创造性地启动了“武侯建都、周边建园”的“一都两园”产业布局规划,目前,武侯区中国女鞋之都的产业影响力、辐射力和带动力日益彰显,武侯区国际贸易中心的地位正在形成,在崇州、金堂生产基地,来自东部沿海城市的数十家订单工厂正加紧建设,四川鞋业产业将迎来新一轮的产业升级,正向着“千亿百万工程”(实现产值1000亿就业100万人)的新腾飞迈进。
关键词:品牌辐射力
前店后厂推动产业升级
2006年,成都市政府提出“一都两园”建设模式,即武侯建都,崇州、金堂建园,充分满足了产业升级换代过程中的需求。当年9月6日,武侯区与崇州签订共同打造中国女鞋之都崇州生产基地的协议;9月12日,武侯区又与金堂县签订共同打造中国女鞋之都金堂制鞋工业园的协议。由此,成都鞋业开始了统筹发展之路。
以都带园,工厂搬到三圈层县(市)后,武侯鞋业依靠什么发展?
“武侯建都”在当地一步步发展起来的工厂车间按规划实施搬迁,武侯区负责人并没有“心痛”,对未来更是信心十足,“这是鞋业升级的大势,也是鞋业产业战略布局的必然。”据悉,武侯区将在西部鞋都工业园区集合鞋业产业链上除生产以外的高附加值模块,如产品研发、行政办公、贸易展示等,并引入信息交流、教育培训、配套物流、质量检测等,将生产这样的低附加值模块布局到土地成本相对较低的城市周边地区,真正实现鞋业产业的集群效应,在大空间做大产业。
预计到2010年,成都鞋业发展逐步形成新的“前店后厂”模式,即以武侯区为“店”——鞋业贸易中心、展示中心,以其周边的崇州、金堂等地为“厂”——生产基地。同时,基本建立起以骨干企业为龙头、中小企业专业分工配套、商贸流通畅达的成都鞋业产业链,产品配套能力达70%以上,形成市场竞争力和产业扩张能力较强的鞋业集群。
两年来的实践证明,世界鞋业采购商巨头美国派诺蒙公司,已由订单转移进入了研发和生产基地转移。台湾、福建、温州等制鞋企业在武侯建立了研发、生产、贸易、物流基地。康奈、红蜻蜓、百丽、意尔康等企业纷纷在武侯、金堂、崇州等地设立了订单生产基地。成都鞋业产业已经形成配套成龙、产销一体化的规模产业,武侯鞋业尤其是女鞋成为成都乃至四川的特色优势产业。
关键词:战略带动力
打造国际化中心促产业新跨越
目前,在中国女鞋之都,一个规划面积5.13平方公里,集鞋业研发、生产、贸易、物流、培训于一体、产业链完善、各种服务配套的特色产业集群园区雏形初现,这个按国际化标准建设的园区共引进了370余家知名鞋业企业,其中200余家已建成投产。世界一流的拉链生产企业日本YKK公司入驻园区;国际著名鞋业服务机构法国CTC公司前来建立CTC鞋业检测中心;乌克兰敖德萨州华人华侨联合会与中国女鞋之都签订合同,双方互设办事处,共同打造成都鞋业产品在乌克兰的贸易平台;中国西部第一家意大利名鞋馆永久落户中国女鞋之都……
随着武侯鞋业发展战略的推进,中国女鞋之都逐步发展成为一个产业链配套齐全、功能齐全的产业经济中心和贸易中心,实现信息、研发、贸易、展示、物流、人才、材料供应的全覆盖,吸引各地的采购商前来下单、订购,带来源源不断的商机。
关键词:产业影响力
打造会展品牌吸引产业转移
近几年来,成都女鞋的名气在国际国内越来越响亮,成为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关注的焦点,一定程度上与每年一届的国际采购节有着紧密的关系。从2005年到今年,我市已经成功举办了三届国际采购节,逐步形成了一张成都女鞋新品牌。
据了解,这三届的采购节主要以宣传采购节、宣传女鞋之都、扩大国内国际影响力为主,以推动女鞋之都平台建设为目的,将展会打造成一个综合服务平台,助推女鞋之都“五大中心”建设。“而国际采购节要想取得更大的成果,做大、做强中国女鞋之都国际采购节这个品牌,加大品牌推广投入是关键。”有关鞋业人士建议,用3—5年的时间,政府每年用适当的资金投入进行品牌运营和推广,通过打造、运营国际采购节,将采购节逐步市场化,打造以采购节为主导的发展新模式即由推动平台建设型展会过渡到专业的鞋业产业链展会,最终成为西部乃至中国最具专业化的鞋业产业链、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新技术展览展示中心。
预计在5年后,成都将把中国女鞋之都国际采购节打造成为辐射全国,影响全球的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女鞋原产地采购、展览、展示中心。同时,以展为媒,最终使展会由现在的每年一届发展成为每年两届到四届,使之成为国内外最具影响力专业展会之一。